第一〇九则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家境清贫对读书人来
第一〇九则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家境清贫对读书人来说就是顺遂的环境,节俭节约对种田人来说就是丰收的年景。
【评析】
读书有两种功能,一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获得向上提升的台阶,这是现实层面的价值;一是精神境界的提升,扩大胸怀,使心灵进入自由自主的境地,这是精神层面的价值。但大多数读书人都心怀功利,把读书视作敲门砖,一旦获取功名,便将读书抛开,也就不再读书,也不能真正读书了。因此,作者在这里说只有清贫之境才能促人读书,主要是对此而言。安贫是应对现实的一种方式,不计较现实的贫困,方能有精神超越的可能。安守清贫,是心胸宽广的表现,易于平静地接受思想,进行思考。节俭一直被视为一种良好的品德,却在奢华之风面前风韵全无,几乎被人当做吝啬的代名词。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明显的社会变化是视消费为第一要务,而传统中国人在物质条件相对艰难的情况下只好从节俭做起。
第一一〇则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人的性情过于刚正就会显得迂腐,性情过于直率就会显得笨拙,所以迂腐笨拙的人仍然称得上正直;人如果自视清高有时就会陷入虚妄,自恃才华过人有时就会陷入浮夸,所以虚妄浮夸的人终究难以称得上是清高多才。
【评析】
这一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人性情细微处体察之深。胸怀正大者多忠厚,忠厚者多朴实,朴实者多可能流于迂腐,而直率者多率真,率真则忽于人情世故,故往往显得笨拙。这是人之常情,关键看我们的价值取向。如果取伶俐聪明,则视迂拙为低能,如果取正直忠厚,则迂拙之人本性不改,时刻保持本来面目,正是道德上的高位。而自我标置过高,则易于流入虚浮不实,自视甚高而实际上又达不到,只能在空中虚悬。过求修饰自我,往往华而不实,自入肤浅。这样的人实际上根本达不到他们的自我设定,只是自我欣赏,自夸自赞。在对人间情伪的细微体察中,中国人更欣赏正直,而看不上虚浮,这一则是典型的体现。
第一一一则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杨墨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
]佛老:佛教和老子的学说。异端:古代儒家称其他持不同见解的学派为异端。
]经常:常理。
- 长鼻子的动物新奇古怪 长鼻子有出人意料的新奇功能[图]
- 过期的奶粉不敢喝扔了又可惜 教你过期奶粉的日常小妙用[图]
- 配天象时指与天地合德与四时相符慢行行为怠惰轻身轻视自身的努力[图]
- 在中国的封建帝王史上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人物他最大的功绩[图]
- 苗而不秀语见《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为孔子痛惜学[图]
-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图]
-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 曾子曰[图]
- 公叔之言公叔让惠王任用卫鞅治国的建议商、於地名商在今陕西商县[图]
- 第一〇九则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家境清贫对读书人来[图]
- 盛神使精神旺盛养神养神即调动体内五行之气使神充足旺盛法效法五[图]